close

英語二 S10227027 方郁雯

寫實主義Realism:

浪漫主義演變成一種煽情的浮誇以後,人們期待藝術回到生活現實的寫實主義隨之興起。十九世紀的工業化迅速發展,為社會帶來巨大變化,敏感的藝術家把目光轉向身邊發生的現象,將現實化為藝術作品,實實在在地重現當時社會的種種情景。他們的創作理論和實踐,構成了寫實主義的潮流。

代表畫家之一,米勒Millet:

我會選擇介紹米勒是因為,我在國中的國文課本上看到拾穗這幅畫以後,就對這位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因此才想要對他的作品有多一點的了解。

米勒是十九世紀法國一位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,他的畫作時常以表現農村生活為主題。我認為米勒能成為最為大眾所知的藝術家之一,這些都要歸功於他最著名的兩幅畫:拾穗」和「晚鐘」

        米勒的畫作以描繪田園風光和農夫的勞動生活為主,這與他出身農家的背景有很大的關連。他不僅從小就接觸農人的生活,也曾自身體驗過身為農人的辛勞,因此在勾勒這些農村情景時,都會讓人有身歷其境之感。除了畫出單純樸實的田園生活,也表現了對於農人被其他階級權貴們剝削的不滿。米勒的畫風傾向於質樸、親切,重要的是對於話中的人和景物,他從不憑空虛構,而都是自現實生活中取材而來的。

        雖說如此,但米勒的畫作直至晚年才逐漸被注意到。他曾因為揭露舊制度下對於農民們的剝削,而遭到中產階級人們的詆毀。而且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,高貴的畫作就是得描繪那些高貴的人們,但米勒以新穎的角度來創作自己的作品,帶領大家探索自然風格的另一面,他的畫作也因此在當時較不為人們所重視。

而我在看了拾穗「晚鐘」這兩幅畫作以後,我認為米勒筆下的務農者雖然有著勤勞且純樸的形象,但卻也反映出了他們勞苦且宿命的一生。

想必大家說起米勒所想到的畫作必定是「拾穗」。它的色彩呈現既和諧又舒服,雖然我對畫作沒有專業的認識,但我卻覺得作者想藉由拾穗婦人們來表現出務農的疲憊不堪,但卻又樂在其中的形象。簡單的鄉村風光,只是單單的描繪出婦人們的動作和身後看不見盡頭的稻田,卻能引發人們對於畫作的無限思考和反思,我想這就是這幅畫能如此廣為流傳的原因吧。

而另一幅也十分有名氣的畫作「晚鐘」,則是米勒在創作完「拾穗」後的作品。畫作的右上角有一座教堂,而許多人對於此畫作的解釋,都是畫中的那對務農夫婦在聽到的教堂的鐘聲後,不約而同的低下了頭禱告。那對夫婦的身後有著一小袋的馬鈴薯,也許這是在感謝上帝賜予了他們所得的農穫,但令人疑惑的是,一整天的收穫竟只有如此。我認為在米勒筆下的農人總是充滿了宿命的氣息,但卻又都有逆來順受的感覺,對於自己的生活雖然感到委屈,但也只能屈服,我想這就是米勒想為這些農民們發聲的原因吧!

雖然米勒還在世時並未得到大眾對自己作品的認可,但我想當他的作品在最後被一位法國人以八十萬法郎買回,並捐給法國政府時,應該也算是對這位大畫家的一種肯定和尊敬吧!米勒的畫作既寫實又真誠,不單是表現出了農人們整日勞累疲憊的形象,卻也同時歌頌著他們為社會所付出的奉獻及犧牲,這是我認為米勒能成為如此偉大的藝術家的原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imhis 的頭像
    animhis

    視覺藝術

    animh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