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立體地畫

第三組:

數位四 S10055020 許雅筑

數位四 S10055026 莊岱昀

數位四 S10055029 塗芳瑩

3D立體地畫,主要以室外地面為媒介,利用平面透視的原理,製造出視覺上的虛擬立體效果,令欣賞者有一種身歷其境的感覺。3D立體地畫中的景物利用繪畫中常使用的「遠近法」、「陰影法」以及「前進色與後退色的搭配組合」(也就是俗稱的「障眼法」),再配合最新的技術、燈光折射與創新的點子,隨著欣賞者觀看的角度不同,所產生的視覺認知盲點與觀賞作品的心理感知也隨之產生變化,製作出「像立體一般的畫」、或者是「以不同角度去看會有完全不同印象的作品」,此外也有類似「能夠體驗進入到畫中的錯覺」等特殊作品,畫作的立體、細膩、逼真,往往能達到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。是一種融合透視學、設計學、幾何學及心理學的藝術形式,可以說是同時擁有藝術性及文化性、亦富有娛樂性的全新藝術創作。

原理:

3D立體畫原理是基於透視學的反向運用,稱為反透視原理(簡單的說就是近小遠大,立體畫中遠處所畫的物體要比近處的大,才能凸顯所畫物體與地面不處於同一維度)。把所繪物體通過特定的視點,按視覺成像規律反向投射畫面到地面的一種繪畫技巧,對透視基礎要求很高,需要理解透視原理才容易理解運用。

 3ddihuayuanli  

分析:為了模擬人眼看向平面時,能將繪製在平面上的圖看成立體的,3D立體圖繪製在平面上時會符合”遠大近小”的模式,圖案在視覺上較遠的地方繪製在平面上時會比較大且寬,反之,則亦然。3D立體圖巧妙了運用光線和陰影,讓繪製在平面上的圖案透過相機看起來栩栩如生,像是真的就在圖裡一樣。

我們這組將3D立體圖分成兩類分析,一類為圖案從視覺上看起來為凸出平面的,另一類為圖案從視覺上看起來為凹進平面下的。

凸出平面的3D立體圖,或許是以前的數學課和數學題目就有一些立方體圖和空間圖,所以給人的感覺比較不陌生,只覺得3D立體圖讓圖感覺從原本"在平面上的空間立體圖"變成"跳出平面、浮在空中的立體圖"。至於凹進平面下的3D立體圖,因為旁邊需要繪製下凹地面之類(地面之類的側面)的部分,所以我們覺得相較於凸出平面的3D立體圖,空間感可能要比較好,要繪製此類的圖感覺也比較有難度。

心得:

透過網路上的影片製作3D立體圖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其實直接透過眼睛是很難得到立體的結果,但透過相機卻比較容易找到3D成像的視角,而且在繪製圖片的過程中,發現繪圖能力和陰影效果也會影響後來成像的好壞。3D地畫在這幾年相當流行,但是大多都大同小異,若是能在3D地畫中加入更多互動元素或是能和地方風情文化結合的話會讓3D立體地畫不只只有滿足拍照的樂趣,更能讓大家在玩樂的過程中了解在地文化且增加文化認同感。

 

參考資料:

http://m.guokr.com/post/582326/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d7f80a80101751g.html

http://www.ntsec.gov.tw/User/Article.aspx?a=2374

http://www.baike.com/wiki/3D%E7%AB%8B%E4%BD%93%E5%9C%B0%E7%94%BB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imhis 的頭像
    animhis

    視覺藝術

    animh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