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古城-蒙兀兒建築
前言 :
印度教與佛教的發源地,集魅力與神祕於一身的東方古國。曾有的輝煌燦爛,無數的信仰宗教造就無數的偉大藝術,泰姬陵、纖細畫……等等。。
蒙兀兒建築 :
泰姬瑪哈陵、紅堡、法第普爾·希克利(勝利之城) 、胡馬雍陵和阿克巴陵……等等都是其中代表作,典型的蒙兀兒陵墓皆以四方型做底座為基礎ex.長方形、正方型。大圓頂則推測源自於波斯或中亞地區,建築物前方會有花園、水池、水道…等,期建築旁側也會有尖塔,皆以對稱為主軸。大量採用細格子花紋或幾何圖形的雕刻。
泰姬瑪哈陵
擁有「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珍寶和世界遺產中被廣泛讚美的傑作之一」美稱的泰姬瑪哈陵是以胡馬雍陵為藍圖,大量使用28種寶石鑲嵌於白色大理石內建造。中央花園兩旁所種植的柏樹象徵生與死,完全對稱。主殿向外兩旁延伸,可以看到其距離相等之處,必存在數量、大小及樣式完全對稱的雕塑。其中中線貫穿園區各門、水池及道路。
阿格拉堡:
結合了印度和中亞的建築風格,因採用紅砂岩修建阿格拉堡,故又稱為阿格拉紅堡
八角瞭望塔融美麗典雅於一身,尤其以蒙兀兒風格最常運用的「大理石貼花」,為最。工匠們運用寶石,裁成細片,鑲嵌在大理石上,欲貼出花草的圖案,細緻,不免讓人連想到馬賽克,但相較於一般馬賽克,這裡似乎又多出一番優雅,這大概是屬於東方的神祕面紗吧。
胡馬雍陵 :
胡馬雍陵坐北朝南,內有一個內巴蒙式的方形水池,陵墓內主要使用濃郁印度風格的黑白色大理石及紅砂岩為建築材料。
胡馬雍陵的主體底座為正方形,是一個正方型陵墓,其四面是圓形孤門,陵墓頂部是一個以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半球形體,圓頂上竪著一支金屬小尖塔,這是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築特色,其拱門及窗戶上皆雕有極為細密的格紋和幾何圖形。
阿克巴陵:
阿克巴陵又被稱作”錫根德拉”,是那個年代的皇帝傑拉爾丁•穆罕默德•阿克巴的安息地。
阿克巴陵可分為四層,頂層以大理石建成,而其他樓層則以紅砂石建造。另外,陵前有一道大門,四個方位又有高聳如雲的塔樓,更有以大格板鑲板形成的平台。
要說這建築哪裡獨特,不同於別人嘛~就要以當中混合了伊斯蘭與印度教的建築特色,這建築物上有著伊斯蘭教的經文、花卉、幾何圖案等裝飾,鑲嵌工藝只能以巧奪天工來說了。